见证昆仑股份的成长与发展

迎接智慧展览新时代

首页>新闻中心

昆仑股份 | 用人脸识别开启智慧展览新时代

日期:2019-11-09


2018年,关于人脸识别的新闻层出不穷。


春运期间,各大火车站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验票火爆朋友圈;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新闻记者刷脸验证入场……悄然间,人脸识别已走进我们的世界。其实,近几年,人脸识别已在积聚“洪荒之力”,并应用在多个场景,当然会展业也不例外。


何为人脸识别?


魔镜:让我看看你的脸,让我读出你的心


提人脸识别,不能不提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简称AI)是让计算机拥有分析、感知等能力,可以模拟人类那样思考并做出反应。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其中,人脸识别是图像识别的一个部分,在技术日益成熟、应用场景需求和利好政策导向三个方面作用下,目前成为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最为迅速一个分支,成为最接地气、应用范围最广的“黑科技”。


人脸识别在应用上是对被识别人员的身份核实,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于泛化的人脸识别,这种识别主要用于常规性的安防和业务需要,如过滤间谍、恐怖分子,识别用户身份,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个层次是人脸验证,杜绝替考,保障金融安全。而会展业在人脸识别方面,虽然大部分业务范围属于第一个层次,但又因会展的业务特性和对数据的深层挖掘而给人脸识别的应用加大了业务难度。


人脸识别在展览会行业的技术落地意义重大,一方面,实现了人证合一,杜绝了黄牛,在安全领域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对于主办方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准确数据源,完善了展会大数据体系,为智慧展览的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11.jpg


记者曾参加在青岛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合作论坛CEFCO 2018”,体验了北京昆仑亿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股份)为此次论坛所提供的人脸识别服务。为更好的展现目前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本刊采访了昆仑股份董事长张钢、CEO冯向军、百度人脸识别产品经理、昆仑股份技术总监及其他人脸识别领域的从业者。


初心:科技创新 智慧展览


当致力于打造智慧会展并创业十八年的清华技术男遇上拥有会展业十多年主展经验的资深人士时,这一组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事实上,这一组合打破了会展和技术产品之间的跨界壁垒,张钢和冯向军一起以“会展+技术”双效叠加的思维模式探悉行业发展需求,并带领技术团队践行会展产品的发展。


根据张钢介绍,目前昆仑股份年发展速度超过50%,所研发的诸多储备技术都逐步推向市场,人力资源结构按照新三板的要求,建立了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引进清华控股和蓝色光标以后,请来了CEO冯向军提升了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新股东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开始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治理公司,科技服务展览是我们公司的愿景和初心”。公司参股了VR、蓝牙、超声定位等诸多在本行业最先进的公司,他们都是在技术领域有深厚积淀的基础技术开发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基础技术研究。例如,参股的超声定位企业第一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了2亿人民币,他们在技术方面的开发投入是巨大的,这种技术开发具有泛行业性(在游乐园、养老、轨道交通都有出色的应用),研发的室内超声定位技术在会展行业的应用是和昆仑股份独家合作的,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才能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在展览行业,而不是那些过时的技术,或者不了解技术本质的东施效颦。


在2018年初,昆仑股份进一步深化了百度AI人工智能平台对人脸识别会展场景应用的合作,也将在不远的未来推出的新一代产品。


222.jpg


昆仑股份作为百度AI生态伙伴(燎原计划),增强了其互联网基因。百度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人脸识别作为一项基础技术能力,在与行业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产品,主要集中在安防、地产、金融、零售、会展等行业。以金融行业为例,百度有提供人脸核实(人证合一)的解决方案,在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场景,比如消费信贷、保险理赔等场景,让用户上传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和一张自拍照,人脸识别服务就能判断出该用户与所上传的身份证是否为同一人,传统方式需要人工审核,周期较长,而用上人脸识别服务后,审核效率提升很多而且节省了人力成本。


通过在与昆仑股份等会展服务商的沟通合作中的探索,百度相关业务负责人发现,会前的入场和会中的人流分析、安防预警一直是会展服务商们希望攻克的难关。因此百度希望能够通过刷脸签到入场来提高入场效率和防作弊能力,通过人脸分析提升会展服务商进行参会人员分析、管控的能力。


融合:1+1>2所碰撞出的火花


当谈到技术与展览融合所需要的思维时,张钢说到,技术是为展览服务的,技术和展览的融合最根本的是对技术和展览本身的思考都要是最深刻的;第一,只有深刻了解展览的本质,在诸多展览的表象上提炼出展览核心的信息交流和交易价值,才能利用技术革新展览会,第二,在运用技术工具时,更需要对技术本身的深入了解,掌握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可能产生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为展览服务。


展览的移动联网和物联网的需求千差万别,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发各式各样的产品,目前,各家展览主办商的展览APP已经进行了很多角度的尝试,昆仑股份也已经开发了近十个版本,从一开始的电子会刊、到大而全的网上展览的复制,我们都尝试过,最终我们的版本统一到现在的类似于微信的i展通。


2017年底在深圳高交会上,昆仑股份人脸识别闸机系统第一次出现在展览会。昆仑股份技术总监也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流程。“昆仑股份的人脸识别系统集成在我们的预登记系统和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在展前配合主办方开放预登记,采集观众和展商的照片,获取了相关人员的真实信息,确保人证合一,信息准确,标签清晰。为了实现人脸识别的应用,一般在展前我们要配合主办方的预登记流程,提前进行配置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性,同时我们要考察展览场馆的现场网络基础设施,门禁方案,安防要求以及往届观众流量的数据,包括总人流量,高峰时期人流量等信息,确定现场的网络支持方案,并发控制方案,以及备用通道的应急方案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准备线上和离线两套机制,确保在现场过程中,适应各种人流情况,确保识别准确,通过迅速。” 现在,在保障精度的同时,人脸闸机识别速度基本是2-3秒就可以识别并开闸。同时根据不同展会的特征,对人脸识别的通道设置和导流方面也有充分的预案,来适应不同时段,不同类型展会的需求。


333.jpg


回望:见证理论成现实


人脸识别技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在科技新闻中,在《疑犯追踪》、《24小时》、《黑镜》等影视剧中,脑洞大开的编剧起到了普及概念的作用。据张钢介绍,自从iphone使用刷脸以后,人脸识别市场被真正的激活了。“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是根据会展行业特殊场景需求的一个应用,针对短期大人流、光线变化强烈、网络环境不稳定,实时性要求很强这些展览的特点定制开发的,这个系统很适于在开展时人脸采集和客户甄别的场景使用,可以处理百万级的人脸库,拥有毫秒级的响应速度,同时我们又充分的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的问题,在信息交换的时候完全等同于客户线下的信息交互授权过程,保证了客户信息交流的安全和舒适性。”


而当冯向军谈到首次接触人脸识别时,他表示,第一次接触人脸识别技术,是在他正式加入昆仑股份不久,在昆仑研发团队的内部研发过程中,他既是最早的测试体验用户代表,也是公司的管理决策者。“可以说我有幸目睹了开发工程师团队在这背后所付出的非凡努力和对苛求完美效果的认真执着;作为用户体验的代表,我曾经一遍遍地从客户视角学习了解;眼镜、发型、美颜是否都可以顺利识别;作为公司的决策者,数据的交换、调取的速度、识别的精准度这些数字不断在我脑海中一次次更新提升。正是这些日夜思考的前行相伴,我也为人脸识别程序成功验收时开发团队的喜极而泣而动容。” “人脸识别在徐徐拉开人工智能全面开启展览行业的大门,我们走过了技术反复测试提高参数的艰辛,跨过了会展业对技术应用的苛刻挑战,未来我们要把这份感受传递分享给业内同仁,让大家真正体验人脸识别时代无与伦比的便捷和高效。”


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中最直观、最易于体验和分享的现代科技,毫无疑问也将像当今风靡的“移动支付”一样有一个过程。正如今天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习惯养成,人脸识别作为推动这场革新的原动力之一,自应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首先人脸本身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现,将得到政府管理、资本市场以及商业活动的全新定义;同时“识别”将作为技术亮点和纽带,助力生物信息价值的转变和实现,从而赋予人脸作为大数据的深层价值,毕竟基于人脸的数据质量及应用要远优于基于名片的数据;再次,展会作为传统商业模式与科技变革相互映衬的互动平台,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挖掘和应用这种深层价值的最佳“孵化器”。主办方、展商、观众及场馆方等对人脸识别技术了解和体验的不断加深,必将推动展会行为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换代,推动全新的“体验价值”和“场景重塑”,从而为人脸价值赋能,塑造人工智能和新零售时代的“新会展”。


444.jpg


人脸识别会展新生态圈


会展行业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典范和广泛推广的先天伙伴,同时又是全社会体验科技创新变革的一个缩影。如何驾驭人脸识别在相关行业的应用,实现最大的互联互通?冯向军表示,在初期阶段,我们认为下述三个方面将承载人脸识别与整个社会行为的有效联动:1.在整个社会公共管理中,例如安防等,会展业的人脸识别须纳入到社会秩序和有效管理的“应用场景”中,即人脸识别对接于整个社会运营和城市管理的范畴,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必然路径;2. 就展会的应用场景而言,要体现人脸识别的推陈出新,形成“新会展”生态圈的科学组合,而不是变成数据滥用的温床。这就要求人脸识别的应用广泛借鉴和吸收其它行业数据应用管理的成熟经验,包括借鉴“新零售”等概念和场景;3. 体现人脸识别对于展会商业价值的贡献,特别是人脸识别对于展览交易场景的赋能,让人脸识别成为展会商业活动信息识别闭环的核心元素,依托人脸识别实现的精准度,为深入的交易行为分析创造可能,从而全面提升展会内人群商业贸易的价值和效率。


未来会展人脸识别新生态圈的应用拓展,从技术角度来说,会展是一个综合场景,参与者有服务商、参展商、普通参会用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需求,因此需求场景是十分丰富的。百度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人流分析、安防预警外,初步看起来还有这样几个场景是值得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改造的:风险名单用户识别,提高会展的安防能力;智能问答机器人,为参会者提供实时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展台的智能主持人,AR效果等,提高互动性。”


人脸识别的基础能力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与不同场景结合的过程中对技术能力的需求也是场景化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人脸识别服务商有比较强的技术能力来提升场景化的能力了,另外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智慧城市,对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响应速度是非常高的,这个时候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昆仑股份技术总监说,未来我们不仅在门禁预登记环节,在展馆整体的流量监控,人流趋势,观众兴趣标签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的建设,都将因为人脸技术的普及与不断迭代,成为新的商业机会点,可以进一步提升展览会的成交效率,人脸技术作为精准受众识别,对于新零售概念在展会中的应用以及新营销提供了技术基础。


边界:标准与隐私保护


人脸识别生物技术的使用,需要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这涉及到用户的隐私权利,作为展览科技公司,冯向军说,“在规划人脸识别技术的前期,昆仑股份内部就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汇总关于隐私权限管理。”同时结合2017年底正式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验,昆仑股份在打造人脸识别产品体系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整套立体的隐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隐私权利作为公共伦理道德的极为重要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是人工智能时代每个人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所以昆仑股份提出将会展业的数据隐私也完全纳入到社会的公共隐私法律体系,并要求昆仑股份的每一名员工时刻以法律的红线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尊重展会整体的信息安全价值,从而确保人脸识别作为一门技术,始终都被关在“法律准绳的牢笼”之中。基于ISO27001成熟的信息安全认证体系,我们用完善的流程、信息接触和使用面的全程可追溯性、一整套的保密协议,多维度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人脸识别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区间,乘着这趟高速列车,不论是承载技术初心的“张钢们”,还是具有会展业基因的“冯向军们”,他们的努力都将促进展览业继续前进。


特别提醒:文章摘自中国会展杂志